2018年4月13日,在昆山天福国家湿地生态公园“视频·场景·高定——2018华道创新大会”隆重举行!
其中,美牙分期CEO刘明宇就《发现·齿科·金融》的主题做了精彩演讲,旨在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两个角度向到场观众介绍了齿科行业的发展前景。
千亿级市场牙医数量紧缺且分布不均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口腔诊疗人次约为2.5亿,人口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提升,牙科作为医疗健康的普及项目,消费增长潜力有待挖掘。很显然,在这个数量级上,无疑是个千亿级的大市场。
目前在国内,口腔基础服务设施包含三部分,一部分其实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分为三种,叫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的口腔科以及独立民营的诊所,像华西、北大口腔这样的专科医院、三甲医院占到57%的部分,民营占到42%的部分。在这样的机制和体制分配之下,病人的流向所显示,虽然说只有1%的占有,专科医院还是消费者愿意选择一个很大的部分。
牙医数量紧缺且分布不均,牙医与人口数量的比例为18000~110000,并且40%~50%的牙医集中在发达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到2030年需要40万名。而另一方面,口腔人才培养数量少,缺口大。2005年~2010年,仅有26413名牙科专业学生毕业。
所以,牙医的资源问题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还有能力和质量的问题,我们看到数字是说在这样一部分的牙医群体里面,其实拥有一些真正的高技能的人群只有占到这个人群的不到5%。
口腔行业是属于市场化、成熟度和纵深程度非常高的垂直消费医疗,种植牙、隐形矫正、耗材器械,制造与流通市场均可观,而且高端需求有一定上涨,虽然国外品牌占据绝对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但是国产品牌力量一直在蓄势待发。
广阔的发展前景造成齿科诊所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并非人人都能从这千亿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很多诊所在市场竞争中消失不见……
所以,作为新诊所,怎么活下来?
作为老诊所,怎么稳中求发展?
发现·齿科·金融行业创新者的探索
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和医疗缺乏交集,特别是国内的口腔医疗行业,口腔医院和诊所普遍规模不大,以单体、民营为主,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在触及金融领域时,这样的行业格局很不合大银行、大金融机构的胃口,因为对他们来说,为零散的线下诊所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太高。但在“互联网+”深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大背景下,医疗和金融逐渐契合相融。
举个栗子,一个诊所想要扩建,需要购置5—6个牙医,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灵活的,随机的,琐碎的,小额度的需求,而这些都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
那么如何为口腔诊所赋能呢?
美牙分期主要提供两块业务:一个叫做大众版,另一个叫牙医版,大众版是为满足普通消费者提供在口腔方面,而提供的分期产品。牙医版更多是在牙医正常的采购以及自己的学习成长当中需要的一些临时性的融资需求。通过为牙医、诊所、齿科厂商及消费者提供金融分期服务,让供应链和消费链能够有效运转。
会上,刘明宇还分享了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美牙分期如何感知政策趋势,这一垂直领域,“我们希望美牙分期不仅仅提供的借贷服务,让金融回归本源,我们坚持场景、深耕行业..",刘明宇还介绍到,分期的好处在于,让普通的患者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尽早享受到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打通行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业务,将为民营牙科诊所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由消费者向供应链拓展,为牙医、诊所和厂商分别提供牙医培训、诊所采购、供应链金融等定制化金融服务,解决资金不足对发展的阻碍,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整合上下游渠道打造牙医的移动钱包
随着2018年“牙医贷”产品上线,美牙分期整合优质诊所资源、渠道,除了为牙医提供培训分期服务,同时还包括诊所采购等多种服务。
通过打通上千家优质齿科诊所、厂商、HIS云平台的渠道及合作伙伴的服务网络,将分期服务植入到相应的场景中,向齿科消费者、牙医、诊所老板提供金融服务。美牙分期有着多维度的风控手段,通过对牙医、诊所等的全面了解为他们提供不同等级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相对于银行贷款更为灵活、简单。
总而言之,齿科金融在过去的一年中是一个新兴而又发展迅速的市场。刘明宇表示,2018年融金所将这其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以“诊所”为中心的服务边界,并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控能力、服务体验、数据匹配等方面的能力,助力齿科金融行业发展。